
亂通淋巴,塑身不成損健康
夏天一到,又是減肥塑身的季節。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線條,不少女士都選擇通淋巴去水腫。坊間也有不少廣告以通淋巴、去水腫作招徠,聲稱能起修身之效,更可排清體内毒素、改善循環系統云云。
但其實大家對淋巴有多少認識?以按摩或機器通淋巴真的可以修身嗎 ?其實,胡亂通淋巴不但未看得見成效,用力不當更可能令肌肉受傷,或帶來其他副作用,隨時適得其反。
今期我們便邀請了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俊傑為我們拆解「通淋巴」背後的知識。
家庭醫學專科 李俊傑醫生profile
家庭醫學專科醫生,畢業於澳洲悉尼大學,現時私人執業。回港後先後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進修,除家庭醫學外,對筋肌治療亦甚有經驗。經常透過媒體解答大衆的醫學疑難。
觸不到的淋巴
經常聽到、看到有關「通淋巴」的廣告,但在考慮購買療程前,不妨問問自己:到底淋巴是甚麼?李俊傑醫生表示,從西醫的角度而言,並沒有「通淋巴」之說,「『通淋巴』一詞雖在近年經常在坊間聽到,但有關淋巴系統的結構卻是專門的醫學知識,一般消費者未必了解何謂淋巴,而事實上,身體健康狀況正常的人亦沒有必要『通淋巴』。」
淋巴系統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一員,主要包括淋巴液、淋巴腺及淋巴結,是身體除血液以外的另一個循環系統。淋巴液分佈於全身,呈清澈水狀,不但肉眼不能觀測,亦沒有任何方法觸摸;而淋巴腺則存在於血管的周圍,且深入各個器官,必須在皮下注射色素劑,才能顯影出淋巴腺;淋巴結在皮膚較表層,是唯—有機會觸摸到的淋巴組織,較多聚集於頭頸、腋下、腹股溝、胸部和腹部。
「作為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一員,淋巴液就如軍隊般在體内巡行,當中主要成分是淋巴細胞,那是白血球的一種,具有抗病菌的能力,亦可幫助身體除去部分變異細胞。」正常情況下,淋巴結不會太明顯,若發現淋巴結腫脹,例如大腿內側出現紅腫,即表示腳部可能有細菌入侵;又例如腋下淋巴結腫脹,則多見於因乳癌手術而切除部分淋巴的患者身上,是淋巴循環系統中斷所致。
通淋巴去水腫真相
其實一般人不太需要通淋巴去水腫,但為何不少人參加療程後都覺得功效不錯,彷彿瘦了一圏、又或膚色較紅潤?
「我們很多時候會感到筋骨痛、手腳麻痺或疲倦,那是由於肌肉疲勞,又或筋膜發炎。當肌肉等組織僵硬,自然令淋巴液、甚至血液都難以通過,故此,即
使美容師不知道淋巴在哪裡,但一般按摩推拿都可紓緩肌肉及筋膜緊張,加速血液循環,自然有助改善上述症狀;但事實上,美容師亦摸不到淋巴在哪裡。」
近年坊間亦興起以機器通淋巴,聲稱能以微電流疏通淋巴腺,但李醫生指,淋巴腺的分佈飄忽而無定向,微電流只可令肌肉紓緩,根本不可能接觸到淋巴腺。李醫生又表示,淋巴多是因發炎、癌症或手術而有機會出現腫脹;現代人雖因工作緊張、少運動等,令循環系統較慢,但淋巴不可能完全阻塞;而淋巴循環中斷則只會出現在接受癌症切除手術的患者身上,他們的身體會因此腫脹起來,最常見是手臂,雖然可藉由特別的按摩手法,幫助減輕或是紓緩這些淋巴腫脹問題,但是這種按摩手法必須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。而坊間一般的「通淋巴」療程則沒有這種效果。
切勿迷信「痛則通」
「痛則通」,這似乎是坊間推拿通淋巴的「定律」,但其實疼痛只會令肌肉收緊作出自我保護,反而不利循環系統運行,更可能令肌肉受傷。「淋巴有炎症、
正在服用薄血丸或本身容易流血的人都不應進行推拿或『通淋巴』。除此之外,高血壓患者亦應避免,因為每按一下都會刺激靜脈,加速血液回流至心臟,自
然令血壓升得更高,有一定危險性。」
故李醫生建議,坊間的通淋巴療程只宜作為促進血液循環、紓緩肌肉緊張的按摩手法,對淋巴系統健康沒有太大幫助。若發現淋巴結腫脹,一般因其他病症引起,因此應盡快求醫,查出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