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糖而惶之
醫生,唔拮手指得唔得?
日前因匆忙之間被針在指頭上刺了一下,冒出的鮮血雖然只有小豆般大,卻已叫我「雪雲」呼痛。難怪有些病人聽到要「拮」手指驗血糖,便馬上聯想到痛。在糖尿病範疇,病人可自我監察血糖,在自己的手指頭刺出一小滴血液,經試紙放入像手掌般大的血糖機。十秒左右便能讀取血液內的血糖值。若控制得理想,空腹血糖最好少過7度,吃過東西後兩小時最好少過10度。若病者的血糖控制穩定,而又怕經常拮手指,只做糖化血色素(HbA1c)測試去觀察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也可以。
醫生亦會因應病者的情況而決定拮手指的次數,若病者對拮手指十分抗拒。有時亦無謂勉強,倒不如提醒他們節制飲食及多做運動。從藥物治療方面來説,若想延遲使用胰島素注射,應先選用一些增加胰島素敏感度的降血糖藥物來控制血糖,如甲福明。而新一代甲福明,更加入緩釋技術,大大減低傳統甲福明所引致的腸胃不適,從而可增加病人對藥物的耐受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