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周刊 Vol.266 心口痛 (01 Oct 2008)

心口痛病毒攀附神經

電視劇中的醫神,能觀顏知病,甚至隔空推斷所得何病症,不過,最終仍得依靠各種檢查來確診。然而,某些病症的確很會偽裝,聲東擊西掩蓋真相,令病人做足多項檢查都未能找出病因,及早確認和醫治。

四十五歲朱先生,就深切體會箇中感受……

一眼望去,就知道四十五歲的朱先生定是個饒嘴老饕,高一百六十厘米,重一百六十磅,腰圍卻超逾三十六厘米,臉龐圓圓肚腩亦圓圓,手指亦短短粗粗,這副福相,令投資客戶很愛見到他。但亦因這副長相,令他要入醫院進行大規模全身檢查。

「做投資壓力好大,食就最能減壓,所以我廿幾年來體重一直飆升,不過人愈肥就愈覺穩重,工作上都有些幫助。」圓頭圓腦圓肚腩的朱先生,一笑就似大頭佛,摸着大肚腩就更入型入格。

其實剛出來工作時,他身高雖然較矮,但瘦削身形穿起西裝,仍有幾分英氣,不過三十吋的腰圍隨年月增長而暴漲,伴隨而來的還有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等健康指數一一上升。近日更發現左心口痛,嚇得他即時往見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

俊傑。

左心戚痛疑冠心病

「李醫生,昨日個心口突然戚吓戚吓痛,又好似刺痛般,總之就拉扯兩吓又痛一吓,好奇怪……是由裏面發出到外面……痛足整日……」朱先生按着左邊心臟位置,詳細地描述。

「除了刺痛外,還有其他症狀嗎?例如呼吸氣促、無氣無力、心翳心悸等?」李俊傑醫生詢問。

「你知我咁肥,向來行兩步都會大汗叠細汗又喘氣……戚戚痛唔知算唔算心翳呢……」朱先生遲疑地續説:「我會唔會有冠心病呀?不如照吓個心。」

也難怪朱先生如此質疑,因為他的確有患冠心病條件,包括體重指標超過廿五,中央肥胖,又有輕微糖尿病,高膽固醇之餘又高血壓,加上工作壓力大,應酬飯局多兼酷愛高脂肥肉少吃蔬果,近年在太太力勸下才被迫吃紅米飯,已是對健康作出的最大讓步。

雖然他也曾擔心過,不過他仍是自恃年壯,無家族心臟病史,加上不煙不酒,對於患上冠心病的可能性,仍是半信半疑,不過到現在他開始害怕,因為

「心口」開始見痛。

「目前你的血壓穩定,糖尿亦受控制,臨牀病徵未算是明確的冠心病,但近年你都未做過身體檢查。為安全起見,都需要做詳細檢查。」李醫生説。

紅疹浮現謎底解開

可説被突如其來的心口痛嚇窒的朱先生,見李醫生前早就向公司請了一個星期大假,還致電曾做過「通波仔」的朋友,詢問手術相關情況,看來他早就作好患上「冠心病」心理準備,就連入院行李亦帶在身,方便下午就能即時入院檢查。

李俊傑醫生指出,為身纏不少健康問題,但又沒有明確病徵,亦未病發的朱先生,找出「心口痛」原因,着實不易,因為此痛的可能性很多。要找出隱藏的病魔,惟有逐一檢查所有可能性。

「因為他有齊冠心病因素,但運動心電圖未見異樣,所以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掃描,細心檢查其心血管有否堵塞。又怕他是胃酸倒流造成灼痛,所以亦要照胃鏡。」李醫生説。

前後入院三日,進行驗血及所有影像檢查後,除進一步確定朱先生血壓、血糖及血脂比去年驗身時上升外,主要的心血管未見有嚴重堵塞,不似有冠心病,胃部只有輕微發炎,當然亦不足為患,每樣檢查仍未能為「心口痛」下定斷。不過,確定不是冠心病,朱先生亦舒一口氣,但左邊心口的刺痛仍讓他不安,但能檢查的都已做齊,只好準備出院。

幸好元兇就在這時現身——就在朱先生收拾好行裝準備出院,接受巡房醫生作最後檢查之際,醫生發現他左邊心臟位置浮現紅疹,狡猾病魔終於出現,原來他所患的是「帶狀疱疹病毒」,即俗稱的「生蛇」。

疱疹病毒狙撃神經

要解釋帶狀疱疹(Shingles),就不得不提及兒童常患的水痘(Chickenpox)。李俊傑醫生解釋,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(Varicella Zoster Virus)引起的水痘,痊癒後身體會有水痘抗體,所以不會再復發,但病毒不一定會消失,有可能寄居於神經線的細胞內,當中約有10%的人,匿藏的病毒於日後會沿着神經線誘發「帶狀疱疹」,即俗稱的「生蛇」。

臨牀發現,「生蛇」最多的是五十歲以下或老年人,原因未明確,有可能是受免疫系統影響。李醫生指出:近年的年輕病患逐漸增多,年紀最小的只有一歲多,可能因為身體疲弱或生病時令免疫下降,病毒伺機偷襲。

因為我們全身布滿神經線,所以哪裏都有機會「生蛇」。患者多會先感到受感染的神經線刺痛,亦可以渾身不適、發燒,大約二至四日後就會出紅疹,隨後轉為小水泡。但未出紅疹前,病徵不明顯,往往令人有不少誤會。例如臉上靠近眼的神經線受感染,會令人誤會眼疾;腰後神經痛的,就以為扭傷腰骨或腎石;胯下神經痛,就誤為前列腺發炎;左邊心口神經痛,就疑是心臟病,正如朱先生一樣。不過,出紅疹後就非常明顯,紅疹會沿着神經線,一撻撻地蔓延成帶狀,這些紅疹又痛又癢,約七至十日就會結痂及消退。

「估唔到虛驚一場,以為心臟出事,誰知只是生蛇……唉……世事真是難料……但聽人講生蛇圍一圈就會死人,醫生,這是不是真的?」朱先生疑惑地問。

左右神經撃破傳聞

「蛇」繞一圈後就會致命這説法,絕對是誤傳,李醫生説,歷史上並沒有人是死於「生蛇」的,況且「蛇」絕大多數只會圍半圈,極少出現一圈的。

李俊傑醫生解釋,人體的神經線是對稱的左右各一條,病毒通常只會感染一條神經線,即「蛇」只會現於身體左邊或右邊極少會巧合地左右神經線同時被病毒狙擊,故此出現一圈的機會就自然微乎其微。

「不過,患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卻是例外,如愛滋病患者。」李醫生解釋,因為他們免疫力極低,是有可能左右神經線同受感染,輕微的帶狀疱疹病毒亦能致命,但致命原因卻非繞成一圈的「蛇」。

如此看來不會致命的「生蛇」只是小病,即使不施治療亦能自癒,看來不足掛心。但最常見是腰部、胸部、背部或四肢的「蛇」,亦有機會長於臉部,此時就要格外小心,特別是額前靠近眼瞼的神經線,因為有機會造成角膜炎或其他眼疾。

特效藥物減輕病徵

「生蛇雖然問題不大,我亦不怕皮膚會因為出疹或水泡而留痕,最煩是那種拉扯着的痛,有無藥可以止痛?」朱先生問。

朱先生提及的痛,正正就是「生蛇」最困擾人的地方,因為此種神經痛並不會隨着紅疹或水泡結痂脱落而消退,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,可以幾星期,亦可以-至兩年,特別是老年人,特別痛又特別痛得長,影響生活質素,幸好有藥可紓緩。

李醫生指出,如果於病發七十二小時內服食特效藥,雖然不能抑制病毒病發,但能有效減低症狀,最重要是減短及減輕癒後的神經痛。不過,「生蛇」患者通常都很難於出現刺痛的初期求診,很多時會自認為扭傷腰而肌肉痛,自行塗擦「跌打酒」,即使現紅疹時,亦未醒覺而誤為皮膚病,錯過用藥時機。不過因為特效藥價錢昂貴,所以很少人會服用,但老年人會覺得特別痛,所以是值得用藥來減輕痛感。如果癒後的神經痛嚴重時,亦可考慮注射「神經阻斷劑」來麻痹感染神經線。

經歷一場虛驚後,朱先生每天服食及塗抹消炎及止痛藥,期望一個星期後痛楚會消失。

「雖然這條蛇搞到好麻煩,但亦嚇醒我,明白到心血管病離我不遠,應該注意健康,始終人到中年,加上這副『身材』,應該開始減肥。」朱先生拍拍肚腩笑

説。

疱疹=性病?

提及「疱疹」二字,相信不少人腦海即時想起「性病」,其實這只是一般人的誤解。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俊傑解釋,疱疹病毒有分一型(HSV-1)及二型(HSV-2), 一型通常發生在嘴角、舌頭、鼻子或其他皮膚,常見的嘴瘡就是由此引起;二型才是主要長於生殖器官表面,故亦稱為生殖器疱疹。當然一型的亦可以經口交接觸而感染性器官。

「不過,水痘帶狀疱疹並非『疱疹』,算起來只可説大家是表親病毒關係,千萬

別混淆。」李醫生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