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氣生活 Vol.2 初春防感. 強體新概念 part 1 (Feb 2008)

醫生錦囊

初春防感。強體新概念

春節期間,喜氣洋洋,拜年逗利是之際,鼻水咳嗽卻齊齊湧現,甚麼興致也吿大減吧?適逢2~3月是香港的流感高峰期,細菌病毒到處肆虐,偶一不慎便淪為「病軍」。傷風、流感、鼻敏感,要如何應付?齊來請敎家庭醫學專科李醫生吧!

流感傳播轉瞬間

香港是否即將踏入流感高峰期?

香港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大致上是2~3月及7~8月,今年也如是。流感在這兩段期間尤其肆虐,原因主要關乎天氣轉變,氣候突然變暖變熱,加上乾燥天氣,都會令鼻腔、喉嚨難以適應,容易引起傷風感冒。此外,因為流感的傳染性很高,容易人傳人,所以在這段期間當多人患上感冒時,自然引發更多的人受到傳染。

從新聞報導中,常聽到不同的流感名稱,如H5N1H3N2,到底HN是甚麼?

H和N其實是病毒所含的蛋白質簡稱,用以把病毒分類,當中以H3N2最為常見。

流感病毒也有很多種類,分為甲型、乙型及丙型,主要常見的是甲型和乙型,丙型則較少見,而甲型的病症又比乙型的嚴重。

那為甚麼流感的傳染性這麼高?

因為流感的病毒可輕易經由空氣散播,藉由患者的飛沫,病毒便會向外傳播。若與患者接觸,雙手染有細菌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,便很容易遭受傳染;直接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,當然更易受到感染。

辨清傷風、流感&鼻敏感

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患上流感、傷風還是鼻敏感,應該如何分辨呢?

事實上,傷風和流感的病徵確是非常相似,患者都會出現流鼻水、鼻塞、打噴嚏、咳嗽、頭痛、發燒、肌肉酸痛、骨痛等症狀;差異在於流感患者通常在初發病時便發高燒,且頭痛及骨痛的情況也較為嚴重,而傷風患者則可能在發病數天後才出現發燒。

流感及傷風在臨床上有時候也真的難以分辨,故有需要時,醫生便需要抽取患者的鼻液作進一步分析才能判斷。

至於鼻敏感,大部分患者都只會出現流鼻水、鼻塞、打噴嚏的症狀,當中以早晚時情況較嚴重;另外,患者亦可能因為鼻水倒流而引起咳嗽,但相比流感或傷風,則不會有發燒或肌肉酸痛的症狀。

處理不當致併發

流感是否會引起其他併發症?

對長者、慢性病患者(如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病患)來説,的確有潛在危險;若處理不當,可能引致細菌性或病毒性肺炎,假如感染至心臟肌肉,形成心肌炎,更有可能引致突發死亡。

這不是很危險嗎?是否可以及早預防?

説到底,這些併發症都是突發狀況,故很難預計及防備;反之,要預防的應該是流感病毒本身,這只有依靠自己平日多注重健康,增強抵抗力。這樣的話,即使有病毒入侵,也能及早擊退病菌。長者或體弱人士,更最好及早注射流感防疫針。

現在的病菌的確比昔日的來得強,所以在流感高峰期時,我們若發現病人疑有流感症狀,80~90%確診為流感,都會盡快處方流感特效藥給病人,盡快消滅病菌,以減低發病機會。所以説,盡早預防及治理是非常重要的。

增強體質防流感

要增強抵抗力有甚麼秘訣?

增強體魄是沒有捷徑的,雖是老生常談,但最有效的方法始終是休息充足、飲食定時、運動足夠。飲食方面,蔬菜水果要多,要攝取足夠維他命,尤其是維他命C,可從日常食物或營養補助品裡攝取,礦物質如鋅,亦有助減少患上感冒;此外,充足水分也很重要;至於煙酒,當然要盡量避免。

患病期間有禁忌

患上傷風或流感時,立刻做點運動增強體魄,是否可更快痊癒?

如果只是一般傷風、病情不太嚴重,做些輕巧運動如慢行,是可以的。但如果有咳嗽、氣管問題,甚至哮喘,此時做運動只會令氣管更不舒服,尤其早上一般較為乾燥,更應盡量避免。生病時,我們的免疫系統其實正利用體內能源在打仗,若此時還做劇烈運動,只會額外消耗更多能量。所以,與其做運動,倒不如多點休息。運動是好,但並不急於一時,反之,應在病癒後及平日多做運動,增強抵抗力,這才是正確做法。

除此之外,生病時還有甚麼事情不可做?

患病時,過冷過熱的溫度都不適宜,如煽桑拿等會令體溫急速上升的活動,會影響身體機能,危及病情;同時,要避免到人煙稠密、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;吸煙人士當然亦要暫時禁煙。

鼻敏感人士易發病

患有鼻敏感的人是否更易患上傷風感冒?

鼻敏感人士因為本身鼻膜已不太健康,抵抗細菌的能力較低,因此較易被細菌入侵;另外,如前所説,因為鼻敏感患者常有鼻水倒流的情況,所以更易令喉嚨也受感染,若同時是哮喘患者,情況當然更難受控。

患有鼻敏感的人,是否很大機會同時患有其他敏感症?

鼻敏感人士因為本身的免疫系統容易對某些物質起敏感反應,所以較大機會同時患有其他敏感症,例如眼、氣管或皮膚等。他們容易敏感,不一定代表免疫力較弱,只是免疫系統對某種物質易有過強反應。

為甚麼轉季期間,敏感情況特別嚴重?

空氣及濕度都會影響敏感情況,轉季期間一冷一熱,濕度轉變,都易引起敏感。而在這個冬轉春的季節,有些患者亦會對花草尤其敏感。

認清敏感源頭減發作

香港常見的致敏原有哪些?

首先,鼻敏感分有季節性敏感及持續性敏感2種,如上所說於轉季時出現敏感,例如對花草敏感,便屬於季節性敏感;患有持續性敏感的人,則是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病,常見的致敏源頭包括塵蟎、塵埃、動物或毛公仔的毛皮、霉菌等。

要找出致敏原,很依賴自己日常觀察,盡量留意自己對哪些東西敏感;當然,有需要亦可選擇接受皮膚或血液測試,大部分鼻敏感致敏原都可測試得到,準確度也很高;不過,食物敏感方面,因為種類實在太多,尤其是調味料方面更難測試,所以最好自己平日飲食時多加留意。

生活上可以怎樣減少敏感發作?

除了以上所説要增強抵抗力外,家居上還要特別注重清潔,尤其是對塵埃敏感的患者,吸塵時必須戴上口罩,最好以濕抹的方式清潔,避免塵埃揚起;對毛屑敏感的話,床上用品或衣物要避免選擇羽絨或羽毛類,宜選綿質或人造纖維質料’清洗時則最好以溫水或熱水洗淨;毛公仔要以膠袋封起,盡量不要擺放地毯,想養寵物的話則只可飼養於室外;對霉菌敏感的患者-家裡不要擺放盆栽,因為濕濡的泥土會滋養霉菌。當然,飲食多攝取維他命及礦物質等營養,增強體質,更為重要。